首页>青宫新闻>活动回放 活动回放

扶贫必扶智,青宫来送“教”

来源: 日期:2018/11/09 14:50:39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广州市与黔南州、毕节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部署,结合当地需求及前期穗毕、穗黔共青团沟通确定的合作事项,11月5日至7日,团广州市委书记徐柳带队携团市委相关部室,市青创中心、市青宫、市团校、广青报、市青基会等直属单位,来自市卫计委团委、市红十字会医院、情系远山公益基金会、广州青年企业家协会的医疗专家、公益组织人、教育专家、爱心企业家、青年创业导师、未成年保护专家等组成的扶贫工作组前往贵州省毕节市、黔南州对接落实精准脱贫协作工作。

扶贫工作组一行先后与广东省第一扶贫协作工作组毕节组、黔南组对接扶贫协作工作,现场召开了两地共青团扶贫协作工作座谈会,总结扶贫工作成果,部署下一步精准脱贫工作,并采取“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的模式,根据当地贫困群众的实际需求,分别在毕节市和黔南州的中小学、高校、搬迁社区、贫困县和农村,启动并开展了“花城有爱,穗黔同心、穗毕同心”广州共青团助力毕节市、黔南州精准脱贫六大公益帮扶行动(包含青年创业就业公益帮扶行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艺术帮扶行动、公益教育帮扶行动、未成年人保护公益行动、团干和志愿者公益培训行动、“健康直通车”志愿服务行动)。据了解,六大公益帮扶行动契合毕节市和黔南州困难群众的需求,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认可和欢迎。

广州市青年文化宫积极响应“花城有爱,穗黔同心、穗毕同心”广州共青团助力毕节市、黔南州精准脱贫六大公益帮扶行动。为保证送课质量,广州青宫精选特色课程,并选派宫副主任王嘉、培训部部长李少婉、12355志愿讲师社工师张燕三名送教老师参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艺术帮扶行动、未成年人保护公益行动,送课至毕节、都匀当地学校。

●“花城有爱,守护未来”未成年人保护公益行动《如何让亲子沟通简单而有效》亲职教育课堂

11月5日上午,广州青宫副主任王嘉为毕节市实验学校六年级家长开展《如何让亲子沟通简单而有效》亲职教育课堂。活动广受欢迎,原定60人的课程吸引了200余名学生家长前来参与,现场座无虚席,气氛活跃。

课上,王嘉老师巧妙采用互动课堂的教学方式,先让家长提出问题。家长们畅所欲言,反应了亲子沟通和教育中遇到的诸多困难和挑战,如孩子越来越不听话、孩子不喜欢交流、孩子不信任自己的父母、孩子喜欢打游戏、孩子不自信、孩子容易发脾气……

王嘉老师富有耐心,通过丰富的语言、灵动的教学,与家长们深入浅出分享“教养模式与孩子品格”、“如何给孩子点赞”、“如何跟孩子‘讲道理’”、“我是怎样的孩子”、“行大于言”等知识,一解大家心中疑惑。

通过学习和体验,家长们了解到亲子联结是一切家庭教育、亲子沟通的基础,家长的教养模式、沟通方式会影响到孩子的个性、品格、能力。而家长们也深知,想要成为民主型家长,培养自信、独立、自律、有创造力、有内驱力的孩子,要主动提升家庭教育理念,学习方法和工具。

家长们纷纷表示,在丰富的课程体验及练习中收获颇深。有的还不由感叹:“刚才老师提到的这些话,我平时也经常说。我今天才感受到,原来听了这些话感觉并不好。”

●“花城有爱,守护未来”未成年人保护公益行动预防性侵犯

根据毕节与黔南州存在为数不少的留守儿童的现状,广州青宫推出“未成年人保护课堂”“订制”课程,由送教老师王嘉和张燕为毕节市实验学校和黔南州都匀市第十小学共123名一年级小学生送上了未成年人保护课堂《我的身体我做主——未成年人性教育&预防性侵犯》课程。

课堂采用“故事+游戏体验+歌谣”的形式,开启孩子们认识身体和安全教育之旅。有趣的课程设置、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孩子们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为了进一步提升同学们的自护意识和能力,社工导师通过设置情景,运用“感受风筝”的方式帮助孩子们学会辨别“好的接触”和“坏的接触”。在“游戏中碰到隐私部位”“公交上被人触摸隐私部位”“医生检查身体时的接触”“网友要求暴露隐私部位”等情景中,同学们的意见存在分歧,导师带领展开分析,将自护知识融入到生活中,与同学们探讨更多的自护及求助途径,并教会同学们遇到危险时自我保护的具体方法。

“老师,你还能为我们再上一节课吗?”“老师你还会来吗?”毕节实验小学的同学们在下课后围在老师身边,期待着更多有趣的自护课堂。

●“寻找美丽乡村”暨“情暖童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美术帮扶活动

艺术教育,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对于其人格的形成,生活情趣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广州青宫校外美术教育导师李少婉随扶贫工作组于11月5—7日分别前往贵州毕节市、黔南州开展“寻找美丽乡村”暨“情暖童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美术帮扶活动,通过美术教育向毕节市第二实验学校、都匀市第三小学共109名三年级学生面授美术课程,提升当地孩子们的美术核心素养。

导师分别从《富春山居图》和“一片银杏叶”讲起,用造型、色彩、材质、肌理等美术语言传授关于中国画以及儿童画创作的美术知识,其中毕节市第二实验学校的一名女同学指着《千里江山图》的图画说:“我家的山也长成这个样子,远远看去呈椭圆弧形,有高也有矮,也有尖一些和高一些的山。山上的土有红色、棕色、黄色、土黄色和黑色,也一样的美丽。”而黔南州第三小学的同学们,因基本上没接触过颜料画,当他们像挤牙膏一样挤出绚丽的颜料时,眼里充满了好奇和兴奋,以至于颜料弄得满手、满身甚至脸上都是,仍然乐此不疲……

美,不局限于地域,不局限于物质。藏在孩子们内心深处的审美潜能似乎都被唤醒了,孩子们都愉悦地在画纸上挥洒着、创作着,描绘着他们彩色的童年。

当地的老师和家长们都反映“孩子们太需要教育了,但是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困难。”“未成年人保护课程非常有必要上,但是我们不知道怎样讲这类课程。”对此,广州青宫王嘉给出建议:“我们应当多了解当地青少年特点,根据他们的特点研发设计适合当地青少年的服务和课程,对当地老师进行知识输出和培训,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李少婉老师呼吁:“一个人的力量太小,希望能有更多的教育人士加入到‘扶贫支教’的行列中来。‘鸟从巢中起,水从源头流’,‘扶智+扶志’要从源头扶起,要改进当地教师教学观念,开展提升当地美术教师的培训教育课程;希望能多开展两地青少年间的学习及艺术交流活动,常态化落实东西部扶贫协作,逐步消除因学致贫问题,阻断贫困代际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