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助残进社区 志愿助残暖人心
来源:文:李晶 图:陈媛 日期:2018/01/04 10:57:04
12月30日,由广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广州市青年文化宫、海珠区滨江街道办事处主办的“2017’助残展翅’志愿服务项目成果展”,在海印公园“周周乐”群众文化广场举行,学员们大秀才艺,为冬日的广州带来了丝丝温暖。
本次成果展是“助残展翅”项目开展的第六年,是第一次在社区,在学员“家门口”举办的成果展。自去年走出青宫面向大众开始,项目致力于通过“走出去”的形式,树立特殊青年融入社会的信心,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学习中更加坦然、乐观,也更加自信。
●“助残展翅”项目走进社区
活动上,视障青年乐队班的学员陈景静、郑术锐、冯兰婷、关惠仪通过深情演唱歌曲《天使》和《蜗牛》直抒胸臆。他们是如歌中所唱那般拥有隐形翅膀的天使,哪怕因视力障碍而爬得再慢,也依旧努力向前。
听障少儿舞蹈班的小朋友则通过一支舞蹈《小豆豆》向大家汇报了一年以来的学习成果。他们戴着人工耳蜗,不能跳出激烈的舞步,但依然不减对舞蹈的热情。舞蹈班爱心导师劳健儿说:“虽然他们听力不如其他孩子,但是学习能力与普通孩子无异,他们的表现更专注,也更刻苦。”
活动吸引了不少途经的路人驻足观看,他们纷纷表示想加入“助残展翅”志愿服务项目,帮助这些有障碍但充满理想和热情的孩子。街坊华姨说,她平时没事就喜欢唱歌,自己退休前是音乐老师,可以对特殊青年进行指导。自己在国外留学的儿子,放假回来有三个月的假期,也可以作为志愿者参与到项目中。
●志愿者成为项目“主力军”
今年的成果展上,无论是一线还是后台,都有志愿者的身影。他们化身主持人、帮忙布置舞台和义展、担任公益美术班的助教、陪伴帮助学员……他们将自己的爱心化作无声的行动。
值得一提的是,“助残展翅”项目运营团队一直在着力打造建设“导师梯队”,并于今年下学期实现将导师团指导备课和助教主讲作为美术班授课的主要形式,由此志愿者成为公益美术班讲台的“主力军”。来自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的基础教育专业的志愿者们与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爱心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紧密配合,一讲一辅,成为整个项目的亮点。
活动现场,跟随项目服务两年之久的暨大志愿者表示,看着这些特殊人士一步步从儿童成长到青年,越来越自信和开心,他们很感动,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也希望未来能够继续见证他们的成长。
“助残展翅”项目负责人感慨道:“广州‘助残展翅’志愿服务项目走过了六年,这是辛苦耕耘的六年,是不断奋进的六年,这六年不仅帮助了特殊青年们健康成长、融入普通人群,也帮助他们的家庭思考、学习如何养育特殊青年,非常有意义。我们一直秉承回馈社会的感恩之心在做这个项目,希望我们的绵薄之力能帮助这些特殊青年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和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