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艾教育进校园
来源:文:曾晓宁 图:陈媛 日期:2017/09/22 14:03:08
参与者手持装有清水或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杯,任意组合两两进行水交换,每一次水交换代表一次无防护的高危性行为,最终水体遇酚酞溶液变红的同学则代表感染了HIV病毒……9月20日,由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市青年文化宫主办的2017“牵手红丝带”广州青少年预防艾滋病行动校园公开示范课,在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举行。60多名大一新生通过系列新颖特别的游戏体验,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防艾性教育课。
本次活动旨推动广州市各大中专学校深入开展防艾性教育,引导大学新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加强对艾滋病的防范意识,学习预防艾滋病的基本技能,学会自我保护。
●体验式学习:在游戏互动中谈“性”识“艾”
“女孩子哪怕是只有一次性爱也有可能会怀孕的,因为怀孕只跟是否发生安全性行为有关”、“不单单仅有男性才能使用避孕工具,市面上也有女用安全套”、“想关于性的事情并不肮脏,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在此次防艾校园公开示范课上,同学们分成三组进行“识性时间”知识竞赛,分别对社工抛出的各种性观点进行是非判断并分析原因,在紧张有趣的抢答竞赛中,树立正确的性观念。
体验式学习是此次公开示范课的主要形式,在随后的“水交换”体验活动里,同学们通过模拟游戏,更是真切地体验了一番艾滋病传播速度之快及安全性行为的重要性。参与者每人手持一个装有透明溶液的杯子,面对面排成两行,当中有一人的杯子装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代表HIV病毒的携带者,其余同学杯中装的都是清水,代表暂时是安全的。每对同学相互用滴管抽取对方杯中的液体滴到自己的杯中,然后通过队伍整合依次进行第二轮、第三轮的随机组合水交换活动,每一次水交换都代表一次没有防护的高危性行为。
在水交换环节刚开始时,同学们都表现得比较轻松平静,三轮水交换活动过后,同学们手中的水需接受酚酞溶液的检测,水体变红则代表感染了HIV病毒。结果每组约三分之一的同学手中的溶液都变成了红色,“天啊,我什么时候被感染了!”不少溶液变红的同学表现得十分惊讶,大呼冤枉。“没想到组内有这么多组员也被感染了,不使用安全套会竟会带来如此严重的后果!”水交换活动虽然只是个游戏,但给参与游戏的同学带来了不少警惕和思考,安全性行为既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他人的保护。
除了以课堂体验的形式为新生们提供性教育,青宫社工还在校园内设置了6个户外游戏摊位,引导青少年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艾滋病基本知识及防艾技能,如安全套使用的12个步骤拼图游戏、你比我猜传播途径学习游戏、高低危行为辨别游戏、防艾飞行棋、脑筋急转弯等,吸引了近千名大学生参与其中。
●牵手红丝带:30高校团体及社会组织加盟防艾行动
参与本次防艾性教育活动的除了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的学生外,还邀请了多名成功加盟本年度“牵手红丝带”广州青少年预防艾滋病行动的加盟团队代表到现场观摩学习。
广外的大二学生周同学表示在这次活动中学习到不少宣传防艾知识的方法,“社工们设计的游戏都很有趣,我们以后的活动都可以借鉴这类方法。”
“牵手红丝带”公益加盟计划是广州市青年文化宫以同伴教育为基础开展的防艾公益加盟计划,通过对加盟组织进行专业防艾知识技能培训,引领加盟组织以小组、讲座、校园巡展、社区宣传、情景模拟等多种方式,把艾滋病知识、艾滋病预防等内容带到了更多的学校、社区,在青少年群体中进行遏制艾滋的健康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性态度并学会保护自己。
对于在校大学生的防艾性教育,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只是第一站。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工作协会、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青春健康协会、广州市白云恒福社会工作服务社等30个高校团队及社会组织,已加盟到2017年“牵手红丝带”广州青少年预防艾滋病行动项目中来,他们将会在参与防艾实务技能培训后,到各高校、社区、企业开展防艾同伴教育服务,预计将为35000人次青少年提供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