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百名单身青年“梦幻桃林”中谈情交心
来源:文:陈桂芳、陈侯桔 图:张悦、曾晓宁 日期:2017/09/01 10:52:08
100名单身青年在梦幻“桃花林”中倾心交友,他们以诚会友,寻觅心仪的TA……8月28日,团广州市委主办,广州市青年文化宫承办的“花城有爱·全城热恋”七夕青年情感关怀周之“浪漫七夕·幸福之约”青年联谊晚会,于七夕当日在青年文化宫举行,帮助单身青年扩大社交圈,尽快“脱单”。
本次七夕青年情感关怀周系列活动从8月22日至29日共八天,有情感咨询、相亲阁、电影派对、魔术派对、联谊舞会等七个活动,一千多名单身青年报名参加各项活动。
●联谊结缘
公务员、事业单位单身女性居多,创业、建筑、IT等行业单身男性居多,往往是因为他们圈子没有交集,而形成脱单困难的问题。为了让不同行业的青年互相认识,本次联谊主办方对参加者作了筛选,有公务员、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自主创业青年,打破他们固有的社交圈子。
活动中工作人员穿着汉服,场地布置成了“梦幻桃林”场景,仿佛让人置身古时七夕乞巧的浪漫氛围中。活动一开始,参与者根据事前领取的信息卡编号进行迅速组队,五队速度最快的组合被挑选上台进行自我介绍和发表今晚活动的宣言。男生、女生分小组围坐在一起,通过游戏互相认识。如在“七夕时光猜猜猜”游戏环节上,100名青年分男女进行表演抢答,男生表演动作,女生猜词,场面热烈。随着活动的推进,打破了初始的尴尬,男女之间的互动动作越来越多,进入轻松愉快的交友状态……
●不同年龄“脱单”心理各不同
参加本次联谊晚会的青年,都是经主办方筛选的,现场融洽和谐。联谊相亲与兴趣类活动,时下的青年更喜欢哪种方式去认识朋友呢?青宫婚恋研究中心副主任胡展鸿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年轻人脱单的心态会不断转变, 23—26岁的更喜爱轻松的兴趣交友类活动,而26岁以上的则偏爱目的性、实效性更强的交友联谊或相亲活动。“所以,本次活动我们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年,设置了不同类型的活动,如针对85—90后的魔术主题派对,针对80后的电影主题派对。”
8月26日的“社区相亲阁”活动最受单身者欢迎,现场可直接浏览近百名已完成身份、婚况验证的单身人士资料,“睇岩左”(看上了)还可现场约见。杨小姐今年26岁,在海珠区一个事业单位任职,工作几年,正处于被催婚的年龄。她说:“刚工作时我是比较抵触相亲活动的,总觉得自己还年轻,相亲的方式不浪漫。今年26了,家里年年催,身边的朋友也陆续结婚生孩子,现在觉得相亲也是一个不错的认识异性的方式,蛮有意思的。”
●专家呼吁传递正向积极的婚姻信息
本次联谊活动不仅有各种互动游戏,还设置了许多话题讨论环节,男生和女生就自己对婚姻、爱情的看法发表意见,碰撞价值观。
在活动中,有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就是参加者对“婚姻可以给你带来什么好处?”沉默不语,却对“婚姻会给你带来哪些压力和负担?”议论纷纷。胡展鸿认为这与听多了身边亲朋戚友念叨“和婆婆不和”“老婆管太多,没有人身自由”“开销大、压力大”之类有关,而一些电视剧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对婚姻的积极、正向的认识。
胡展鸿呼吁已婚人士不要过分传播负面的婚姻信息,让单身者知道婚姻既有好处也有压力,“单身青年对婚姻要有理性的思考,既要知道婚姻能带来快乐和幸福,同时承担着一定的责任。”胡展鸿说。
●提高“脱单”效率与质量
本次七夕系列活动受到单身青年的欢迎,8月22—26日的“情感树洞”公益个案咨询活动,广州市资深的情感咨询师、律师连续五天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公益性的情感咨询和法律援助,不少有情感困惑的青年、街坊来到青宫“青年之家”总部门店,向专家咨询,寻求解决办法。8月24日的“炼爱学堂”公益情感沙龙吸引了近100名青年报名参加,单身人士两性关系及情感专题讲师杨子乐和参加者分享了《如何顺利渡过恋爱到结婚的三个阶段》。
而七夕过后,8月29日晚还在海珠区洋湾岛举行了最后一场“舞动七夕缘定洋湾”青年联谊舞会。200名单身青年翩翩起舞、细语呢喃,一起以舞会友,以舞交心。
青宫婚恋研究中心的梁主任表示系列活动旨在让单身青年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年龄、兴趣爱好、职业、择偶要求,选择参加相应的活动,既帮助他们提高“脱单”的效率,又能提升“脱单”的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