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青宫新闻>青宫快讯 青宫快讯

在思想碰撞中擦出友谊的火花

来源:文:张衍娜(华南农业大学学生) 图:李冬 日期:2008/05/12 16:46:02

    前言:“高校联谊辩论赛”是广州青年文学公社成立以来首次走进大学举办活动,旨在扩大文学公社在广州地区高校的影响力,活跃和丰富广州地区高校文学社的活动,推动校园文学社的发展;同时通过比赛提高大学生的思辩能力,增强高校文学社团的联系和友谊。这次比赛也是文学公社培养骨干会员,以增强文学社活力,推动文学社自身良性发展的举措。这次比赛文学公社只在比赛的总体框架和关键细节上给予意见,具体操作由文学公社社员、华南农业大学学生张衍娜同学负责。从筹办、联系到具体工作的落实,张同学都开展得有条有理,颇具统筹和组织能力。我们的愿望是,文学公社不仅是大学文学爱好者交流的平台,更是锻炼大学生领导能力、组织能力、策划能力的平台。我们深信,文学公社将涌现越来越多的人才。


    友谊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火花,思想在感情的沉淀中酝酿出芬芳。原本陌生的你我,经过激烈的思想碰撞,告别心与心的距离,彼此的情谊慢慢地加深、蔓延……
    5月10日下午,广州市青年文化宫、广州青年文学公社走进了大学校园,主办了首届高校联谊辩论赛,华南农业大学绿窗文学社承办了此次活动。中山大学岭南人杂志社、华南理工大学翔之原文学社、华南农业大学绿窗文学社、华南师范大学海碰子文学社、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溪文学社和广州大学棠棣文学社等六个高校的文学社分别组队参加了这次辩论赛。 
    广州市青年文化宫副主任屠宪治老师在辩论赛开始前作了讲话,他肯定了举办这次辩论赛的意义,认为比赛可以拉近青年文学公社与高校文学社之间的距离,增强高校文学社团之间友谊和交流,丰富高校学生的文化生活。他希望联谊辩论赛今后可以一直延续下去,越办越好,越办越有影响力。随后,联谊辩论赛在中大岭南人杂志社的四位辩手跟华农绿窗文学社的四位辩手,就“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展开激烈的唇枪舌战而拉开帷幕。接着,广大棠棣文学社跟广外云溪文学社就“手机拉近还是疏远了人的距离”对擂,最后华师海碰子文学社跟华工翔之原文学社就“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针锋相对。三场辩题不同的辩论赛,可谓精彩纷呈,激情四射。
    显然,所有的队伍、队员都是有备而来。六支队伍就辩题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立论鲜明、观点明确地交锋,在立论陈词、攻辩问答、自由辩论、总结陈词等四个环节上都火花四溅。在辩论过程中,各队都颇具团队意识,论辩衔接流畅。不少辩手表现大方而有风度,语言流畅,能从多角度、多层次、有条理地作分析、论证,以理服人,令人信服。其中广州大学棠棣文学社和广州外语外贸大学云溪文学社之间的交锋,称得上精彩绝伦,特别是广大的四位辩手的辩论水平令人非常佩服,获得了一致的好评。广大李宗贤同学从容淡定、富有幽默感的表现,获得大家一次又一次的掌声。
    为了舒缓辩论赛的紧张气氛,在每一场“辩论风暴”的间隙安排了吉他弹唱和琵琶演奏,让大家在经历思想的“风暴”后,享受艺术的平和宁静之美,感受音乐与文学的交融之美。
    经过三轮辩论交锋,中大、广大、华师辩论队获得最佳辩论队奖,华农、华工、广外也因表现优秀而获得优秀辩论队奖。此外,中大的江玮、广大的李宗贤、华工的郑晓刚三名表现突出的辩手,获得最佳辩手奖。
    首届高校联谊辩论赛圆满结束了,我们相约明年再见。道别之际,大家进行了亲密的交流,彼此之间跨越了一道门,开启了一扇窗,这扇“窗”将会给我们这群文学爱好者带来别样的风景。
    文学的魅力是独特的,而文学社之间的思想交锋使文学的魅力更显风姿。青年文学公社为高校文学社提供思想交锋的平台,使我们能自由畅尽地释放内心的激情,对此,我们心怀感激。
    (本文作者系广州青年文学公社会员)

针锋相对
辩手在辩论
辩手在辩论
获得一致好评的李宗贤同学
优秀辩论队
最佳辩手
最佳辩论队
中大辩论队
琵琶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