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昨天 重整生命
来源:文:王嘉 图:吴帆 日期:2007/09/12 17:14:03
★信息时报:“青春健康快车”驶进广州少管所
★中国青年报:“青春健康快车”开进广州少管所
8月31日,青宫实践中心“青春健康快车”开进广州少管所,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为主题的讲座,与这些走在人生边缘的学员们共同探讨该如何拒绝毒品这种“世纪瘟疫”,根据学员们的特殊身份和心理,教导他们重新走上社会,重新做人;提高他们的道德认知能力,告别昨天,重新书写生命中灿烂的明天。
据悉,未成年人参与贩毒现象正日益突出。以前,狡猾的毒贩为逃避打击,往往选派孕妇运送毒品,现在则开始招募未成年人参与贩毒。从2005年至今,未成年人吸毒、贩毒的现象略有增加。毒品正在悄无声息地毁掉纯真青少年的人生。广州市青年文化宫作为广州市首批未成年人校外素质教育基地,一直将未成年人的生存、发展牢系心头,推出了一系列关注青少年成长公益服务,而此次“青春健康快车”开进少管所,更体现了青宫对特殊群体未成年人的特殊关怀。
为了让这些曾经误入歧途的学员能主动投入课程角色,此次“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专题互动讲座完全跳离了师传生受的传统授课模式,通过CAI课件展示、即兴小品表演、讨论交流、假设猜想等环节引导学员敞开心扉,主动对“远离毒品,珍爱生命”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的探讨。课程主要从了解吸毒及其危害、了解毒品对青少年的侵害、了解拒绝毒品的技能等几个方面讲解远离毒品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捉毒虫、谈体会、扮角色、乡音传讯……学员们在轻松的课堂气氛驱使下,很快便投入到教学情境中,积极思考、探讨相关的话题,齐齐反思生活,拒绝毒品。
生命无TAKE 2,此次青春健康快车开进少管所用真诚、关爱与少管所的学员一同共筑远离毒品的“防火墙”,在学员们的心中掀起了阵阵情感波澜。不少学员表示,来自社会的包容与关爱,让他们对自己以往的过错更为愧疚,同时也更坚定了痛改前非的决心,青春健康快车的使者们不仅带来了关怀,更让他们更清楚认识到毒品的毒害,了解到拒绝毒品的具体方法、技巧,对他们日后的改过大有裨益。
告别昨天,重整生命,这是青春健康使者对少管所学员的最真诚的祝愿。“青春健康快车”赴少管所宣讲的课程在学员们的掌声和感谢声中结束了,而青春健康使者们也将踏上新的征途,把健康送到更多未成年人的身边。
文:李若萱
文人喜欢把16岁这个年纪冠以“花季”的称呼,然而,在高墙之内,那些曾经失足的少年是以何种姿态奔赴他们的“花期”呢?
8月31日,我们跟随“青春健康快车”走进位于市郊的广州市少年管教所。汽车是爬了个陡坡才到少管所的门前的,一扇森严高大的银白色不锈钢大门让人望而生畏。“嘣”一声,沉重的门被打开,我的心猛一沉。我想,这一声对这里的学员来说是新旧生活的一个交界吧,这里无疑是他们人生的拐角。
我们今天是给学员带来一堂“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课程,希望通过这个课程使他们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拒绝毒品进入自己的生活。参加课程的50名学员多数是因偷抢而被送到这里接受教育的,年龄介于12—18岁,清一色男孩子。也许他们在社会上经历了太多复杂的人与事,因此少了幼稚和朝气,明显感觉他们用不羁来掩饰不安,但青涩难脱。
活动开始,张老师首先让学员玩“捉毒虫”游戏,随着课程的深入,学员们逐渐不再拘束,在接下来的“头脑风暴”谈毒品,小组讨论吸毒的原因和方式、毒品的危害,以及角色扮演环节的如何拒绝毒品,他们都很积极参与其中。讨论为何吸毒时,他们想到了以往的生活经历,一一说出了当时的感受——时尚、耍刁、威风、好奇、刺激……可见,青少年是非常脆弱的群体,在未能认识毒品的危害、未具备足够的定力前,极其容易堕入毒品的陷阱,从此走上不归路。
在填写活动反馈问卷时,我发现他们有些人不识字,我们不希望他们由于不识字而降低参与度或产生自卑,于是叫他们口述,我们来执笔,借机和他们攀谈起来。其实他们非常希望被人关心,需要可以倾诉的人。有个学员说:“我们很想你们能够经常来。我们很多人都没有幸福的家,进来这里就像一个家一样,虽然我很快出去了,但是希望其他人也能够有参与这样的活动的机会。”不少学员在离开时频频向我们说“拜拜”。
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权利和愿望。这些学员过早地离开学校,跟随亲友来广州闯世界,结果走入歧途。这是他们人生的一个悲剧,也是我们社会的悲剧。对于这些学员来说,除少教所的劳动管教和文化教育外,他们还需要社会的关爱,需要一些补充性的教育。从社会服务的角度看,对于即将走出这里的学员来说,社会的接纳和他们如何再次融入社会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青少年矫治工作需要社会更多力量参与进来,让我们一起为边缘青少年祈祷一个美丽的花期。
文:许婷婷
8月31日,“青春健康快车”开进了广州少年教养所,本次的主题是如何向毒品说“不”!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少教所的学员们积极参与,他们至诚的笑容,让你感觉不到身处的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在角色扮演的环节,学员更是积极参与。其中我扮演一个对毒品开始坚决抵制,后来却有点犹豫的角色,这时学员A拉着我说:“走,快走!”后来才知道,他以前是接触过毒品的,他说以前就曾亲历这种情况。
有一位小弟弟,在填写活动反馈表时说:“姐姐我看不懂,我不会写字。”于是我慢慢向他解释,提示他也可以用图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他很可爱地看着我说:“姐姐,我没有学过画画,我只会画火箭和大炮。”我说只要你觉得可以表达自己的,就画什么都可以。在接触这群特殊的学员之前,我们是有想法的,但看着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我们又觉得他们跟其他孩子没有什么区别,因为误入歧途,我们更需要给他们更多的爱心和关怀。
我们走的时候,学员们热情地和我们说再见,有个男孩子说他最大的“意见”就是希望我们能常来。简单的愿望,却令我们很温暖。正如纪伯伦说: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