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仔”昨夜池塘边学放电影
来源:羊城晚报记者:陈晓璇 日期:2006/12/27 14:33:19
●香港旭曦舍义工张柏莲说,她想快点学会放电影技术,把露天电影带到香港的福利院、孤儿院,让那里的老人、小孩也感受一下露天电影那“担凳仔,霸头位”的独特气氛
昨天(12月25日)晚上,30多名冲着放电影来到广州的香港义工,和青宫电影放映队组成第一支穗港志愿者电影放映队,深入到增城市石滩镇田心村,免费为当地村民放电影。村民们重温了久别的“担凳仔,霸头位”的露天电影情结,而第一次下乡的“香港仔”也学会了罕见的放电影技术。
晚上7时,寒风吹起,田心村池塘边,架起了7米宽的布幕,隔着几行整齐的板凳,两台放映机正反射出两道白光,投洒在布幕上。板凳上,坐满了田心村的老人、小孩,他们头上裹着头巾挡风,身上披着棉被御寒,急切地等待电影开始。
“好久没看过露天电影了。”村里老人感慨,所以即使能躺在家里被窝里舒服地看电视,他们也愿意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地迎着寒风走到电影场。露天电影,对于村里的小孩子来说,更是万分新鲜,他们好奇地走到布幕边,用手轻轻触摸,“这是电视机吗?”好多孩子都不相信在布上能看到电影。
香港来的义工们更是万分惊喜,他们都是出生在香港的高中生或大学生,从来没看过露天电影,更不知放映机为何物。“咦,放映机很像机器人。”义工killy开玩笑说,“从没见过如此庞大的影碟机。”当听到放映师傅介绍说,每放映一部约一个半小时的电影,必须用5筒400米长的胶卷时,义工们都觉得不可思议。不过,面对这一陌生“机器人”,他们都很有兴致地学起来,找光、装片、对焦……
香港义工怎么会跑到广州学放电影?原来,是因为广州的“露天电影风”吹到香港了。自从去年露天电影悄然回到广州市民身边,无论是住在城里的社区,还是市郊的山村,都能看到久违的露天电影。
广州市青宫于2004年12月率先组建起全国第一支大学生志愿者电影放映队,70多名高校青年志愿者加入,从那时起,这支“青年志愿军”喊着“青春与电影同行”的口号,利用休息时间到农村、厂矿企业、学校和社区免费放电影,还把国产电影带到了澳门校园里放映。
青宫副主任李约坚介绍,这次约上香港义工到田心村放电影,已经是青宫放映队第200多次的放映活动了。香港旭曦舍义工张柏莲告诉记者,她想快点学会放电影技术,把露天电影带到香港的福利院、孤儿院,让那里的老人、小孩也感受一下露天电影的独特气氛。
(本文刊登在2006年12月26日的《羊城晚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