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宫管乐团在星海音乐厅首次公演
来源:文:王嘉 图:先台、李冬、王嘉 日期:2006/12/05 09:56:54
12月2日晚上,一个冷空气来袭却仍分外火热的夜晚,一个让人激情澎湃、兴奋良久的夜晚。这天晚上,在星海音乐厅演出的是一群业余的管乐乐手,他们凭着对音乐纯真的热爱与追求,凭着“宝剑锋从磨砺出”的不懈努力,实现了在广东殿堂级的演出场馆举行专场公演的梦想。他们就是青宫组织的市一级业余管乐团队——广州青年管乐团。
当晚,团市委副书记李洁明、青宫副主任屠宪治、吴启光、郭炳坤、李约坚出席并观看了演出,共同感受、见证了广州青年管乐团的质的飞跃。
广州青年管乐团成立于2003年7月,是目前青宫最具实力的艺术团队之一。为实现“业余团队,专业水准”的目标,乐团成立至今,先后请来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演奏员汤广以及原香港管乐协会会长、现北京管乐学会顾问及中国管乐学会评审委员张国明任管乐团的指挥兼导师,对乐团进行专业、系统的训练。美国管乐指挥家维利亚?汤马氏先生,日本管乐指挥、作曲家野波光雄先生,世界三大管乐指挥家之一、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管乐团音乐总监保拉?贺尔金博士等世界级管乐大师也先后亲临青宫,零距离向队员传授演奏技艺。
经过一系列专业的训练以及多次参与高水准演出活动的经验,广州青年管乐团的演奏水准不断提升,此次“星海学艺堂”之“广州青年管乐团第三届周年音乐会——星海缤纷管乐嘉年华”更是其首次公开演出,向社会各界展示了一个业余团队的音乐魅力。此次公演由张国明、黎铭铨、游元庆、蔡建丽四位穗、港两地资深管乐家担任指挥,热情演绎了《奥林匹克精神》、《铁达尼号》、《最后的要塞》、《彩云追月》、《渔舟唱晚》等多首中外经典曲目,为广大观众带来了非一般的视听享受。
当《奥林匹克精神》、《最后的要塞》激昂的乐声响起,坐在观众席上的听众也都热血沸腾;而《铁达尼号》的抒情乐章则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更妙的是,乐团还演奏了多首由游元庆先生编曲的中华民乐,用管乐演奏民乐曲目,带给人耳目一新的艺术感受。坐在笔者身旁的是一位日本听众,每当悠扬的乐声响起,他便轻轻闭上眼睛,脸上始终保持微笑。翻译告诉我们,这位日本听众对中国年轻的业余艺术团队能具有如此演奏水平十分诧异。
一群来自广州市多所大中学校的学生,一群业余的管乐发烧友,能登上广东殿堂级的演出场馆举行专场公演,这听起来似乎是件异想天开的事情。然而,广州青年管乐团却实现了这个梦想。由于青宫在管乐团的建设上采取开放原则,通过构建平台吸引专业力量,得到了汤广、张国明等管乐大师的鼎力支持。正如青宫副主任吴启光所言,“艺术的追求需要自由呼吸的土壤,需要不懈的努力,需要敢于尝试,勇于创造的魄力。”广州青年管乐团正具备了以上四项素质,故能在艺术的殿堂“艺”想天开。
广州青年管乐团此次公开演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演出门票于11月21日已售罄。除张国明、蔡建丽等多位导师、指挥免费为乐团进行培训外,广州交响乐团定音鼓首席安东尼?甘扎勒斯得悉此事后,主动联系乐团,每周免费为乐团的敲击乐手进行义务培训。像汤广、张国明、安东尼?甘扎勒斯这些大师级的管乐“义工”在广州青年管乐团并不鲜见,他们的无私奉献、倾囊相授极大推动了乐团的成长与发展。
乐团此次在星海音乐厅的公开演出不仅向社会各界展示了其自身的艺术水平,其困难的成长历程更感动了不少人。演出结束后,一位家长在青宫网站上为管乐团留下了一段感言:
“今天看了《羊城晚报》有关你们的报道,深受感动,也了解到团里最小的成员只有10岁,我的儿子今年11岁,他跟随广州市少年宫的老师学管乐(笛子、葫芦丝)有将近4年了,刚考了笛子五级,葫芦丝八级,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他能成为你们的一员,一来希望他能做一点义务事,有一颗爱心和社会责任心;二来多向各位前辈学习,增进技艺,学会与人合作。”
正如这位家长所言,爱心与社会责任心的培养与提升音乐修养一样都是管乐团的育人宗旨。队员们在一众大师级的管乐“义工”身上学到的不仅是技艺,更有生活的态度,为人处世的准则。现在,回报社会也成了乐团成员最大的心愿。今年5月,我青宫组建了管乐志愿队,队员们常常参加公益事务,使音乐艺术与人文关怀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为了进一步拓展管乐志愿服务的层面,广州青年管乐团藉此次公演之机与星海音乐厅普及音乐会系列达成共识,今后将合作发展管乐志愿服务,以走进学校、社区和立足“星海学艺堂”、“星海艺博苑”两种形式开展义务的管乐推广活动,增强管乐文化交流,推动校际学生管乐团的发展。朝气蓬勃的青年管乐团与底蕴深厚的星海音乐厅携手公益,必定能将管乐推广进行到,将音乐与爱带进更多人的心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