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青宫新闻>社工服务 社工服务

"青春与电影同行"走进澳门

来源:文/图:芳芳 日期:2005/10/28 16:02:45


“青春与电影同行”,从诞生之日至今虽然只有短短的10个月,但已经走进了广州数十所大中小学校、走进十多个社区、走进山区乡村、走进特殊群体(盲人学校、劳教所),为大中小小学生、居民、村民放映了近60场题材各异的有教育意义的电影,观影人数达2万人,受到观看者的广泛好评和媒体的极大关注,成为我宫一个颇具影响力的文化活动。10月25日,“青春与电影同行”走出“破天荒”的跨越性一步——跨过濠江,走进澳门。

·名声在外

免费到学校为学生放映电影,用看电影这种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学校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这是“青春与电影同行”的活动宗旨。不过,由于这种形式平易近人,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引发了“青春与电影同行”效应,使得“青春与电影同行”越走越远,在社区、乡村都留下足迹;所至之处,都受到热烈欢迎和称赞。
“青春与电影同行”名声在外,澳门同行对这个活动也相当称道,与我宫有着良好合作关系的澳门中华青年友谊文化协会会长黄升雄希望把“青春与电影同行”“引进”到澳门,他说今年是特区政府提出的“爱国主义教育年”,利用观看爱国主义电影的电影教育手段,是对澳门青少年进行“爱国爱澳”公民教育的新颖形式,为此他诚意邀请我宫志愿者放映队到澳门为学生放映爱国主义电影。我宫认为这是青宫延伸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参与澳门学校公民教育,扩大“青春与电影同行”幅射力的举措,于是欣然接受邀请,与澳门中华青年友谊文化协会共同合办“青春与电影同行青年爱国电影欣赏日”活动。
10月13日,“青春与电影同行青年爱国电影欣赏日”活动在澳门举行了新闻发报会,《澳门日报》常务副总编辑表示将全力配合宣传,使这项有意义的活动取得更大的成效。出席新闻发布会的我宫主任助理李约坚、活动部部长翟芸稚还亲自拜访了澳门中联办及赞助这次活动的澳门文化局、澳门教育暨青年局、澳门基金会,畅谈两地青少年教育机构合作的前景。会谈中大家都有这样的同感,就是100多年的殖民统治,令澳门人渐失“根”的依归感,对自己的身份也模糊不清,既然澳门回归后实行“澳人治澳”,这就需要肩负建设澳门重任的澳门新一代怀有拳拳的爱国之心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参加会谈的人都认为在澳门回归祖国的这六年里,澳门政府的相关机构及学校在推行爱国主义教育上不遗余力,做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但仍嫌形式较为单调,他们预期“青春与电影同行青年爱国电影欣赏日”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

·掌声雷动

“青春与电影同行青年爱国电影欣赏日”于10月25日在澳门劳工子弟中学举行启礼暨首映仪式,澳门教育暨青年局局长苏朝晖、中央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宣传文化部副部长吴运芬、澳门文化局中央图书馆馆长邓美莲,和主办单位我宫领导、澳门中华青年友谊文化协会会长黄升雄以及一大批热心公益事业的广州、澳门热心人士出席了首映活动。苏朝晖及劳工子弟中学校长唐志坚在仪式上分别致词,他们殷切期望同学们通过观看从不同侧面展现祖国振兴历程和强国之路的电影,加深对祖国对民族的认识,引发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过去、现在、未来联系起来的深思,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承担的有为爱国青年。
仪式结束后放映了《开国大典》,“劳校”500多名初中部学生观看了这部电影。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学生们被电影中激动人心的场面感染了——当百万雄师过大江,当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当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漫漫长空飞过成群结队的和平鸽……同学们情不自禁鼓掌近10次。此情此景,笔者还是首次碰上,于是问坐在旁边的初二级何同学是什么驱使他鼓掌,他说:“激动、兴奋呗!”
“看完这部电影,你觉得‘青年爱国电影欣赏日’这个活动好吗?喜不喜欢呢?”
“好啊,好喜欢。之前听先生说广州放映队到学校来放电影,我就很期待。因为平常看电影都是跟爸爸上电影院,要不就是在家看VCD,今天是第一次看到电影放映机。我觉得今天有两个‘特别’——在篮球场看电影好特别,还有是这部电影不仅场面大,还让我知道了祖国的成立的过程,对我来说很特别。我平时都是看港产片和卡通片,这样壮观的电影还是第一次看,所以好兴奋。”
“劳校”的一位老师也说:“想不到学生有这样的反应,可以说这个电影欣赏活动达到预期效果。我们在教学中是通过公民教育课程、每周的升旗礼和开展形式多样的国庆节活动来对学生开展‘爱国爱澳’的教育,今天这个活动打开了我们的思路,让国家民族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深入学生的心中,是可以通过许多方式进行的。欢迎你们经常来澳门,为学生放映更多的爱国主义电影。”

·超越信仰

这次我宫的志愿者放映队是亲自携带电影放映机及影片到澳门的学校放映的。负责联系放映学校的澳门中华青年友谊文化协会特意挑选了四所有代表性的学校——澳门惟一的一所大学澳门大学,进步社团背景的劳工子弟中学、培华中学,以及教会学校沙梨头浸信小学。“劳校”放映后,我宫志愿者放映队在26至28日,分别到沙梨头浸信小学、澳门大学、培华中学放映由学校方面挑选的《世纪大阅兵》、《黄埔军人》、《东方巨响——中国两弹一星实录》。
宗教背景的学校,对不同意识形态的渗透是防范的,因为不希望学生在不知不觉间被“洗脑”。但回归后,澳门不同宗教背景的学校都纷纷开展爱国教育,这次基督教会沙梨头小学应允在学校放映爱国题材的电影,是突破性之举。其校长何女士在致词中说:“希望同学们通过观看电影认识祖国、热爱祖国、胸怀祖国。”可见,爱国情怀超越了地域、超越了信仰。
沙梨头小学并不大,只有200多个学生,电影也是在学校的小教堂里放映的。在这个平时听教义、唱颂诗的地方,观看另一种“颂诗”——再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时显示国威、军威的“世纪大阅兵”,学生们应该有别样的感悟吧?!电影投射在立于十字架上方的银幕,除了放映机发出的声音和电影解说词外,听不到一点杂音,学生们都在静静地观看,直至电影结束。五年级的石同学说:“哗,中国好强大啊,我会更加热爱祖国。”
爱,是不同宗教教义的中心思想,如果教徒不热爱自己的祖国,岂敢奢谈“爱”!何校长临别时对我们说:“今天的电影激动人心,在澳门真的很难看到。这样的电影,比我们对学生说一百次‘爱国’更有说服力。”

·收获丰盛

殖民统治的缘故,在澳门长大的年轻一代对中国近代史知之甚少,为此“青春与电影同行青年爱国电影欣赏日”活动的形式除了放映电影外,还有“看爱国电影巡展有奖游戏”和国共题材电影《黄埔军人》的策划人、知名电影策划人赵军到澳门大学座谈,主办单位希望通过这些互动形式,加深了学生对电影和中国近代史的认识和理解。
每次观影后的有奖问答,学生们都很雀跃,主持人尚未把问题读完,几十只手已经举起来。“解放战争有哪三大战役?”“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10月1日几点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世纪大阅兵’是在建国几周年举行的?”……刁钻也好,一般也罢,总有学生准确回答出来。问拿到毛公仔奖品的沙梨头小学余同学有什么感受,他说:“看电影学历史,好好玩,好易记,很有收获。”
的确,电影教育手法因为亲切而显得特别有效。劳工子弟学校唐校长告诉我们,前不久学校为学生们播放过张艺谋的《一个也不能少》VCD,同学们都被内地贫困山区的同龄人艰苦求学的精神所感动,自发组织为贫困山区同学捐资助学活动。“同学们有这样的反应,在我们的意料之外。作为教育工作者,教书之外还要育人,电影文化育人之路值得进一步探索。”
澳门回归后,在公民教育中大力倡导国家、民族意识,激发澳门人爱国家、爱澳门的热情和责任感。爱国、民族意识本是与生俱来的,国家民族感情也许不一定能从书本上学到,尽管如此,澳门不少有识之士对现已成为澳门公民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的国家民族教育投入极大热情,不断探索教学方法,这次与我宫共同合办的“青春与电影同行青年爱国电影欣赏日”活动,是一次比较成功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