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青宫新闻>社工在基层 社工在基层

电影义工

来源:陈若丽 日期:2005/07/27 14:42:16

    天色渐次转暗,黄成和他的队友们又穿上了那件鲜亮的“志愿者放映队”的黄风衣,上路了。今夜,他们要到广州市盲人学校为221位盲人学生放电影。盲人也能看电影?明眼人的眼睛都睁得大大的。
    没错,这还是盲人学校罗校长代表全校师生,亲自拨通了放映队的电话呢!

孩子们这样“看”电影

    迄今为止,这支由广州市青年文化宫全体职工踊跃报名参加而在其中选出10人所组成的“志愿者放映队”,在成立后的半年时间里,已在30多所学校、幼儿园及一些社区里留下足迹。所到之处,好评如潮。
    事情要从去年岁末讲起,一个在现代公民教育活动中寓教于乐的“青春与电影同行”方案构思,得到了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共青团广州市委和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志愿者放映队”由此成立。用市青年文化宫主任方小平的话,“通过生动感人的电影艺术形象,是可以让‘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八字准则在人们心中潜移默化的。”
    却说这一回,盲人学校的邀请,令放映队队长黄成整整一夜没睡好,“孩子们眼睛看不见,但他们对世界同正常人一样充满了好奇。平时他们很难走出学校,如今有可能在学校放电影,对他们来说多不容易呀!”盲人学校罗校长的一番话,打动了这个经历了20年电影放映生涯的中年汉子。
    今年3月24日傍晚,放映队依时来到盲校。银幕拉开,设备架好,天刚好就黑下来了。只见孩子们一排排坐好,身体微微朝前倾,乍听到放映机响时,便是一阵欢呼声。孩子们用耳朵,更用心,在细细感受电影剧情。
    放映过程中,一名小男孩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还有更意想不到的事,坐在第一排的一名短发女生在电影放到一半时,独自摸到银幕前,小脸贴在屏幕上,兴奋地伸出双手不停地摸索着,摸索着。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剧情,随放映队前来的青年志愿者不停地进行着生动的解说。黄成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把失明孩子一个个带到放映机前,教他们用小手触摸放映机,轻声说道:“瞧,电影就是从这里‘跑’出来的。”哦,电影是从这里跑出来的!”孩子们“看”懂电影了!
    在孩子们的眼前,世界一片黑暗;电影在他们的心里,已投射出一片光明。

毋忘“我的兄弟姐妹”

    车子在山路盘旋而上,向着粤北山区的阳山方向行进。
    司机李应佩娴熟地转动着方向盘,山路九曲十八弯,但他熟练的驾驶技术把车子开得平平稳稳。队长黄成眺望着车窗外的群山,不时抬起手腕看表。车子刚涉足阳山,竟下起了滂沱大雨,放映员张自坚首先拧紧了眉头。车上的人都很焦急:从广州跑了几百里山路,难道能让一场大雨冲走山区孩子们看电影的希望吗?
    吃罢午饭,雨也停了,太阳露出红红的脸。放映队员兴奋地赶紧上车,向着目的地——离县城10公里山路的岩口小学匆匆前进。
夜色刚刚降临,山里的孩子迫不及待地早早吃完晚饭,打着手电筒,沿着山间小路从家里赶回学校。当他们远远看见白色的大幕,兴奋地冲上前,迅速坐好,清澈明亮的大眼睛流露出急切的眼神。 《我的兄弟姐妹》在孩子们期盼的目光下开映了。仰望星空,明月高悬,星光闪烁。黄成等人会心地笑了,“想不到天公作美,没有令我们放映队失望,更没有让山里的孩子失望!”
    在阳山岩口小学放映,是放映队目前所涉足最远的一个放映点。一个多小时的电影很快看完了,孩子们仍站在操场不舍得离去。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亲自帮放映队把放映机、音箱等设备搬上车。放映队要走了,孩子们依依不舍:“叔叔,以后你们经常来啊!”目送着放映队的车子远去了,孩子们还在不停地招手……
    也许不少人会说,都21世纪了,谁家没有电视机以及家庭影院设备啊?但人们也许想不到,山区的文化生活就是这样远远滞后于时代发展。对于山里的孩子来说,能够看上电影就像获得了一件珍贵的礼物。
    时光倘若倒退二三十年,看电影其实是人们最重要的一种文化生活。“想想我的青少年时光,不就这样如饥似渴地盼望能在露天放映场看看电影吗?”黄成为此感慨。是啊,当我们在物质和精神享受上已谈得上跟上“全球化”脉搏时,可千万不要忘却生活在山里的“我的兄弟姐妹”!

放电影能赚多少钱

    人们也许会说:“放电影能赚不少钱吧?”
    且说今年5月的那一天,放映队在玛莎女子学校放映完毕,学校方面体谅放映员工作实在是太辛苦了,要给他们劳务费,但他们执意不要。像这样拒收劳务费的事情,其实有好多回了。青年文化宫主任助理李约坚就此向笔者强调,“‘青春与电影同行’活动的开展,是现代公民教育在方法创新上的尝试,我们但求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哪怕是一分钱,都不会向人家收取的。”
    青年文化宫活动部部长翟芸稚又介绍情况说,放一场电影,需要耗费1000多元成本,放映场次越多,宫里实际上的支出也就越多。电影幕后,事情多多。每次放映前,放映队员都要先行“踩点”:到放映现场看过一遍之后,再一起开会商量要注意的事项,考虑如遇突发事件如何救场等;还要对放映机检测多次,保证放映质量。他们从不打无准备之仗,也从来没有失过一次场。
    若是在室内放映,条件当然算好。但碰上室外放映,就要选择晴天,因为放映设备不能淋雨。偏偏广州今年春夏的雨水特别多。5月底在华南碧桂园小区放映那晚,他们好不容易爬上5层楼高的墙壁挂好大幕,这时不请自来的大雨倾盆而下。他们赶紧再次爬上高处收起幕布,刚支起脚架的放映机不得不马上拆下来。
    风雨交加的情况,放映队遭遇过好几次,只能重新等待晴天的日子再放映了。笔者曾发问:“你们感到厌烦吗?”黄成淡淡一笑:“没有,我们只有埋怨天公不作美,不和我们好好合作。”
    全队人员不分你我,团结合作,布置好放映现场后,又在附近买来盒饭和瓶装水,在放映前匆匆填饱肚子,再润润干渴的喉咙,一切就绪后就全身心投入放映了。每逢出外放映,他们都顾不上一尝家里的热菜热饭、老火靓汤,依然乐呵呵地工作着。

这些平凡事感动了不少人

    除了义务放映,还当“义务搬运”。皆因放映队每次出门都是粤语所说的“大阵仗”:两个铸铁脚架,两台近40公斤的放映机,一台20多公斤的氙灯电源,一台功放机,两个大音箱,还有一个可折叠的屏幕。放映归来,又得把设备一件件从车上卸下,再搬回办公室。
    就是这些平凡的人,做着并不惊心动魄的平凡事。但这些平凡事感动了不少人,打动了不少人的心。
    地处繁华热闹的北京路,一个中年汉子发现广州市青年文化宫门前有时会活跃着一些忙碌的“搬运工”。见那些要搬运的东西实在沉重,有一次他忍不住上前发问:“干脆让东西就留在车子里,不行吗?”不行,青年文化宫就这一辆车,不可能“专车专用”。汉子感动了,决定捐资10万元人民币,让“志愿者放映队”专门购置一辆面包车供放电影专用,以减轻放映队的劳动强度。
    笔者日前见到这个捐资的汉子,知道他叫赖伟峰,在北京路经营一家民营企业。汉子处事低调,说自己这事没什么好写的,“大家开心,自己开心,是广东人都会这么干的。你说,像放映队这样,一分钱报酬也不要,忙来忙去又为了什么?”
    为了什么? “大家开心”,道理很朴实,也很能反映今日广东人的一种处世态度。□
    (本文刊登在中共广东省委主办的《南方》月刊2005年第7期上)